华西教育网

首页 > 历史 > 正文

铭记历史守乡土,青春立志向未来

文章导读:铭记历史守乡土,青春立志向未来 湖南教育网 邵阳讯(通讯员:朱菲)9月18日上午9时18分,洞口县花园镇中学的校园里响起清脆的防空警报。师生们闻声驻足,迅速在走廊、操场列队肃立。没有复杂的仪式,只...

铭记历史守乡土,青春立志向未来






 
         湖南教育网 邵阳讯(通讯员:朱菲) 9月18日上午9时18分,洞口县花园镇中学的校园里响起清脆的防空警报。师生们闻声驻足,迅速在走廊、操场列队肃立。没有复杂的仪式,只有师生们低垂的眼眸和凝重的神情——农村孩子用最朴素的方式,向“九一八事变”中遇难的同胞与抗争的英烈默哀致敬,3分钟的默哀时长里,校园静得能听见风吹过操场桂花树的声音。



  默哀结束后,各班级以“乡土里的抗日记忆”为主题开展班会。八年级217班的许老师结合本地史实,讲述了花园镇抗战时期“红军战士舍身救村民”“四代守墓”的真实故事;九年级214班则组织“我听长辈讲抗战”分享会,学生们轮流讲述爷爷、奶奶口中的抗日片段——“我爷爷说,红军在桥上宿营三日,秋毫无犯”“我太姥爷曾帮游击队送过信,走的就是咱们村后的路”,乡土故事让历史不再遥远,更让学生们懂得“爱国”就是守护自己生长的土地。
活动最后,学校校长在校园广播中寄语全体学生:“咱们农村孩子的爱国,不是空喊口号,是记住‘落后就要挨打’的教训,是把对土地的热爱、对家乡的责任,变成上课认真听讲、课后帮家里干活的踏实劲儿,将来用知识让家乡富起来、强起来,这就是对历史最好的铭记。”

  此次活动没有华丽的形式,却以“贴近乡土、贴近学生”的特点打动了每一位农村学子。老师们表示,后续还会组织学生走访村里的老党员、定期组织学生开展“清扫红军桥”活动,让爱国教育始终与乡土情怀相连,引导农村孩子在铭记历史中成长为有担当的家乡建设者,让红色基因在乡土校园中扎根。
 

责编 曾爱国

审核 岳卫东
 
 
相关阅读
关键词:
复制链接 打印 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