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西教育网

首页 > 综合新闻 > 正文

44544

文章导读:——记抗癌勇士朱勇的近三十年生命赞歌生命以痛吻我,我却报之以歌。当34岁的朱勇在1996年生日当天,拿到椎骨被癌细胞蛀空的报告,以及生存期仅2至6个月的医学推理,他成为被确诊的国内首例lGE型多发性骨髓瘤时,...

——记抗癌勇士朱勇的近三十年生命赞歌

“生命以痛吻我,我却报之以歌”。当34岁的朱勇在1996年生日当天,拿到椎骨被癌细胞“蛀空”的报告,以及“生存期仅2至6个月”的医学推理,他成为被确诊的国内首例lGE型多发性骨髓瘤时,这句话便成了他此后近三十年人生的注脚。报告上第四节腰椎粉碎性骨折的预判,没有将他击垮。如今作为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会委员、浙江省抗癌协会癌症康复协会常务委员、浙江慈航抗癌基金会理事长,朱勇从绝处逢生到普度众生的历程,生动诠释了“康复来自信心,生命在于运动,爱来癌去”的深刻内涵,成为无数癌症患者心中的“举灯人”。

不把自己当病人:与死神狭路相逢的勇者之姿

在癌症面前,恐惧是本能,但朱勇选择用勇气对抗本能。确诊之初,面对“国内首例”的未知与“短期生存期”的绝望,他没有陷入自怨自艾的泥潭,而是迅速调整心态:“治病是医生的事情,我只要专心做好自己的事情,积极配合治疗。”这份清醒与坚定,让他从确诊那天起,就坚持“不把自己当病人”——日常工作照常,生活节奏不被病痛打乱,用正常的生活状态稀释对癌症的恐惧。

2001年5月19日,当朱勇以为自己已闯过五年抗癌大关时,复查结果却给了他又一重击:癌细胞多处转移扩散。这一次,他与死神的距离更近,治疗过程也更为艰难——21次放疗、7个疗程化疗、自体干细胞移植,再加上连续八年的中药调理,每一项治疗都伴随着难以想象的痛苦。但即便如此,除了2001年因干细胞移植入驻隔离舱的特殊时期,他始终没有放弃工作。“合适的工作环境会让我忘却病痛”,在他看来,专注于工作不仅能转移对病情的注意力,更能让自己保持社会价值感,而这份价值感正是支撑他对抗病魔的重要力量。

从最初面对刺眼的检查数据和后来刺骨的疼痛,到一次次治疗中的咬牙坚持,朱勇靠的是“活好每一天”的信念。他深知,面对死神最有力的反击不是恐惧,而是把每一个当下都过得有意义。随着时间推移,他越活越勇、越活越自信,也逐渐明白:敢于与癌魔较量的人价值。生,远比平淡顺遂更有重量;为他人付出的奉献,远比独自抗癌更有价值。

信心比黄金更宝贵:用运动点燃生命的希望之火

“生命在于运动”,这句话在朱勇身上得到了极致体现。作为一名运动健将,冬泳、马拉松、铁人三项,这些常人都难以坚持的运动,却成了他抗癌路上的“秘密武器”。而这份对运动的热爱,最初源于一个朴素的愿望——2001年癌细胞转移复发时,恰逢北京申奥成功,“活着看看北京举办的奥运会”的信念,让他开始主动加强体育锻炼,用运动的力量与病魔拼搏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2010年,朱勇开启冬泳生涯,此后从未间断;2017年,他再迎挑战,投身海上游泳马拉松,以双脚诠释生命的韧性。“长距离海上游泳,考验的是勇气,更需要忍受孤独的坚持。但身处广博大海,心胸会豁然开朗,甚至能忘记自己是一名癌症患者。”他这样说道。

如今,朱勇还担任杭州铁人三项运动协会副会长。他用亲身经历证明:癌症患者同样能拥有充满活力的人生。在运动中重获力量的他,并未独享这份“生命密码”,而是始终思考着如何将运动康复的理念,传递给更多病友。

2019年6月,以浙江慈航抗癌基金会为平台,朱勇联合浙江省癌症康复协会,正式推出“生命奥运”公益项目。彼时,2022年北京冬奥会与杭州亚运会的筹备消息传来,看冬奥、观亚运,带领大家树立信心、加强锻炼便成了他工作的重心。同年深秋,他率先在新昌县开办首届全省八段锦集训班,随后又在象山县等地分区域推进,培养了大批八段锦骨干与教练员。这些骨干回到各地癌症康复协会后,迅速带动会员开展健身气功练习,让八段锦成为癌症患者康复锻炼的重要方式。

即便在三年新冠疫情期间,八段锦的练习、交流与展示也从未停止。从2019年秋的首届培训班,到2023年夏在建德市的收官赛,近四年时间里,全省分区域举行了六场八段锦交流展示活动,极大提升了癌症患者的身体素质。如今,新昌县肿瘤康复协会的“生命奥运”八段锦已成为当地的“金名片”,各类活动中总能看到会员们练习八段锦的身影。这股在浙江大地上燃起的“八段锦热”,不仅是运动康复理念的落地,更是朱勇用信心点亮他人生命的生动写照。他常说:“信心比黄金更宝贵,只有相信自己能康复,才能真正战胜病魔。”

活得充实有意义:做抗癌路上的“摆渡人”与“举灯人”

朱勇的梦想是做个“摆渡人”,让更多患者脱离苦海,安康地抵达幸福的彼岸。2017年3月,结缘浙江慈航抗癌基金会后,朱勇的抗癌人生有了新的方向。作为一名从癌症中走出来的过来人,他深知患者所承受的心理与生理双重打击,也常常问自己:我能为这些人做点什么?最终,他找到了答案——用自己的经历来传递与鼓励,以增进信心与勇气,让更多患者明白:精气神才是战胜病魔的根本。

2019年抗癌日,时任浙江慈航抗癌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的朱勇,专程前往新昌县采集抗癌十年以上患者的事迹。本着“以慈悲的情怀做公益,助力抗击癌症”的宗旨,他不仅要挖掘抗癌先进人物的故事,更要通过这些故事传递“直面劫难、敢与癌症拼搏”的无畏精神。在新昌期间,他不仅为当地32位抗癌英雄办理了“入谱”手续,还帮助一对均患癌症的母女解决了生活困难,确保女儿的学业有依靠、有保障。这份细致与温暖,让他成为患者心中值得信赖的“家人”。

 从2017年5月至今,浙江慈航抗癌基金会已从全省各地汇集了940位抗癌英雄的事迹,朱勇与团队成员的足迹遍布浙江的各个角落。有人问他:“等满1000位抗癌英雄入谱后,还会继续吗?”他的回答坚定而有力:“一天不根除癌症,我们一天不停止采集抗癌英雄的步伐。”在他看来,这些抗癌英雄的故事是最鲜活的“教材”——当患者看到有人与自己经历相似,却能顽强地活下来,甚至活得精彩时,便会生出“他能做到,我也能做到”的信心。

近千位抗癌英雄的事迹被广泛传播,影响着越来越多的患者:有人开始尝试运动康复,有人重新拾起生活的勇气,有人甚至主动加入公益队伍,帮助更多病友。这种“榜样的力量”,正是朱勇所期待的——他不希望自己只是一个“孤勇者”,而是希望带动更多人成为抗癌路上的同行者。“活得充实、有意义就好”,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,也是他三十年抗癌人生的真实写照。

与天下癌症患者一同努力:在时代浪潮中书写生命华章

2022年,在中国第十四届肿瘤学大会上,朱勇作为癌症运动康复的成功案例被重点介绍;他倡导的“生命奥运”八段锦项目,获得浙江省科协、卫健委、慈善总会、抗癌协会联合颁发的“最具影响力网络公益项目提名奖”;同年,他还被浙江省社会组织总会评为“年度先进个人”;2024年,浙江省游泳协会授予“公益之星”荣誉。这些荣誉,是对他近三十年抗癌与公益工作的认可,更是对他“爱来癌去”理念的肯定。

“救苦救难非菩萨,最美时代有知音”,这是受助患者对朱勇的由衷赞赏;“坚信身后明灯举,不必忧心眼前影”,这是他作为抗癌“举灯人”的真实写照。如今,“抗癌路上有我们”已成为朱勇与无数患者的共识——在他的带动下,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走出阴霾,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公益队伍,形成了一股“携手抗癌、共赴新生”的强大力量。

从1996年确诊时认为生存期可能不到半年,到如今近三十年的抗癌历程;从独自与癌魔抗争的“孤勇者”,到带领无数患者走向康复的“领路人”;从专注个人康复的患者,到投身公益的基金会理事长,朱勇用自己的人生证明:癌症不是生命的终点,而是重新思考人生意义的起点。他的故事,是“狭路相逢勇者生”的生动诠释,也是“慈航普渡举明灯”的时代赞歌。

未来,只要癌症尚未根除,朱勇的脚步就不会停止。他将继续举着“信心”与“爱”的明灯,在抗癌路上坚定前行,与天下癌症患者一同努力,书写更多关于生命、勇气与希望的篇章。

作者:杨树山 丁小燕

编辑:毛凤君

审核:张瑞

相关阅读
关键词:
复制链接 打印 收藏